第三百一十九章:徐征和他的剧本3.0(1 / 3)

王常田说是有新项目拉着自己一起投资制作,还是挺稀奇的。

毕竟他们公司现在还是处于到处在和其他公司一起合作制作电影,鲜少有自己拉项目的电影制作。

他们公司目前合作的最多的就是港圈那批北上发展的影视公司和电影人了。

陈朔听着他的话,马上就开车转向去了他的公司。

怀柔也不去了,他倒是挺好奇王常田到底给要给他介绍什么电影项目?

光现。

陈朔已经来了很多次了,他驾轻就熟的走向了王常田的办公室楼层。

他的秘书早就在等他了,秘书把他引进办公室。

王常田正低头在办公桌后面处理文件。

秘书向他通报了一声。

他抬起头来看见是陈朔,笑道:“陈总,来啦。”

他招呼秘书去沏茶。

王常田放下手中的公事,引他到客的沙发茶几边上请他坐下。

“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

“我刚好就在这附近的公司处理事情,所以开车很快就过来了。”

他刚坐下,秘书就已经端茶过来了。

“我新收的普洱茶,快尝尝,味道还不错。”

陈朔对茶没什么探究,他对于茶的品味只在于煮茶和开水直接冲泡,好不好喝,在于茶苦不苦,以及回甘程度而已。

陈朔喝了一口,没觉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能假装说好喝。

“王总,先别说茶的事了,你和我说说是什么电影项目吧?”

陈朔不想和他继续聊茶,怕露馅,于是主动岔开了话题。

“是这样的,最近有人向我推荐了一个剧本。”

王常田放下茶杯,“刘一伟,你知道吧?”

陈朔点了点头。

刘一伟中文系毕业,最先在圈里是进行流行音乐作词和制作发展的,也算是音乐人。

后来又去做主持人,做过编剧、导演和演员,人脉比较广,认识的人也多。

“这个项目是他向我推荐的。”

“哦,他向你推荐了什么电影,你这么着急给我打电话。”

“这個电影项目,我有点吃不准,觉得他好,又觉得不太好。”

“是什么项目?”

“一个喜剧项目,去年的《人在囧途》你应该知道吧,这电影在当时还火了一把,可惜选错了档期。

一部春运电影居然选在了暑期档上映,一点氛围都没有,要是放在贺岁档春节期间上映,这电影票房应该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王常田感叹着摇头。

陈朔听他说到这里,就知道他提的大概是那部电影了。

“我听说这电影的制作公司资金有点困难,还是担心在贺岁档打不赢贺岁档扎堆的大片赚不了钱,所以就放在了连暑期档都挨不上的6月4号。”

这电影不只是担心贺岁档,就连暑期档都担心。

不过这电影只投资了400万,最终票房3000万+,也是大赚了一笔。

“刘一伟向我推荐的是徐征的电影,叫《人再囧之泰囧》,剧本在这,你看看。”

王常田从办公桌里拿出了一个剧本来给他。

说是剧本,却只有简单几页,故事梗概和剧本大纲,还有两三页的详细剧本。

陈朔看着封面上的的电影名字,心中道了一声果然是这一部电影,但就是这个幕后他不太了解,他还以为徐征和光现是自认识的,哪知道是刘一伟介绍的。

几分钟后。

“陈总,你觉得这个剧本怎么样?”王常田问道。

“还行,可以投资。”

“那你觉得这个剧本由徐征来执导,靠谱吗?”

既然陈朔说了这部电影值得投资,他也算是放下心来。

之前刘一伟带着徐征来找他,他们聊了很久。

像是原时空,他们聊了好几个小时,最终王常田答应了投资一半的钱,只愿意投资两千万,剩下的预算要让徐征自己想办法。

接下来的事就是众所周知了。

徐征找了自己的老朋友黄博,黄博把自己的300万片酬都折成了投资投资了这部电影,剩下的资金,徐征的公司和自己的另一个朋友陈芷希的公司掏钱解决了剩下的资金缺口。

但现在,因为王常田经常和陈朔一起合作电影项目,对于他的眼光很信任。

就算是之前几个人聊得有多愉快,他也没有当场决定,这才有了此番叫陈朔过来。

“我觉得他可以。”陈朔说道。

“徐征是做过导演的,他最先不就是是在尚海话剧中心做演员,演话剧,自己也导过话剧。

后来自己尝试自导自演过《李卫当官2》,经验还是有的。”

“这几年他为了向电影圈发展,不是也做过幕后自己策划监制,去年的这一部《人在囧途》,听说也是他前期把导演的活全都干了。”

“不是有媒体爆料嘛,说徐征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的导演,那个后来的导演就像是一个‘甩手掌柜’。”

“这话,我也听说过,既然能传出来,那就说明不是空穴来风。”

王常田沉默了一下,还是些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