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新年快乐!(1 / 3)

场刊评分。

除了戛纳的《银幕》评分,还有华语媒体场刊评分和法国的《电影手册》评分。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银幕》的评分,看的风向标也就是这个场刊的评分。

“拿到评分场刊没有?”陈朔问沈浩。

刘艺菲也在一旁睁大着眼睛看着他。

除了她,还有其他人,现在也聚集在陈朔的这个小套间里。

“弄到了,陈总,给你。”沈浩从自己提的手提袋里掏出了三本场刊给他。

《银幕》的、《电影手册》和华语媒体的都有。

此次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多达21部。

这些入围的电影都看完,然后再评分,确实是一個不小的工程。

陈朔最先打开的是华语媒体的场刊,这个场刊是三本场刊之中最为简陋的。

华语媒体记者一般都会给好评,不论是是不是华语电影,华语电影更加不用说了。

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它的专业性没有另外两本那么强,有种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美。

场刊评分,4分为满分。

陈朔这部电影在华语媒体场刊拿到的评分是3.6分,是最高的。

娄晔的电影,拿的评分是3.4分,是第二高。

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华语媒体的倾向性非常高。

而其他的电影评分也不低,二十一部电影,平均评分3分。

华语媒体场刊,他们的打分也就是凑个热闹,陈朔他们也是看个乐。

其次是法国的《电影手册》,这个场刊给所有电影的评分是2.9分。

陈朔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的评分是3.4分,这是所有电影评分中最高的。

另外三部华语电影,评分在中等位置。

《春风沉醉的夜晚》评分3分,杜奇峰的《复仇》3.1分,蔡明量的《脸》3分,都是中规中矩的水平。

第二高的电影是德国电影《白丝带》。

这两个场刊评分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最重要的还是戛纳的《银幕》场刊评分。

《银幕》场刊评分的参考价值是最重要的。

本届主竞赛单元,所有电影的平均评分2.9分。

这一届的场刊评分,对于电影的评分挺严格的。

最高的电影评分是陈朔的电影和一部法国和意大利的合拍片《预言者》,一起是3.4分。

第二高的还是的德国电影《白丝带》。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白丝带》以及《预言者》成为了本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的最大热门候选影片。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连拿了三个场刊第一,陈朔成为了本届戛纳电影节最受关注的导演。

尤其其他媒体都还翻出了此前陈朔来参加2005年的戛纳电影节的采访画面。

场刊评分连同这些画面又被记者们报道了一次,内地的记者还把这些做成新闻发了回去。

现在陈朔成为了内地风头最盛的导演。

哪怕是张一谋的新电影官宣开机的新闻发布会,都没能抢过陈朔的风头。

陈朔的风头如此之盛,人们都在期待这部电影能在戛纳电影节上有所斩获。

因为场刊评分的原因,陈朔还接受了戛纳官方的记者采访。

是一个很简短的采访,只有十来分钟,问了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场刊评分出来的第二天,戛纳电影节的闭幕仪式开始了。

主竞赛单元终于要颁奖了,期待已久闭幕式走红毯环节终于也到了。

晚上。

陈朔和剧组的人员一起走了红毯,官方镜头还特意给了他们剧组长达两分钟的走红毯入场镜头。

刘艺菲挽着陈朔的胳膊和站在剧组人员的C位,朝着镜头微笑打招呼,他们一起步入了内场。

内场里,可能是因为电影成为了本届金棕榈的最热门的候选电影,他们坐的位置还不错。

今年这一届的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住席是法国的于佩尔,她可是法国的文艺片女王,获奖履历丰富,戛纳电影节她就两提两中,两度封后。

评审团评委来自世界各地,值得一提的是苏琪也是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评委之一。

颁奖典礼很热闹,这些人聚齐了差不多一周多的时间,此刻正是这场电影节的高潮时刻。

有电影入围的,有电影品牌赞助商邀请的,还有来蹭红毯的,此刻这场晚会的直播,都汇聚一趟。

这样的颁奖晚会,比之前开幕仪式走红毯还要热闹。

人山人海。

用周讯的话来说,就是好多人啊!

他们坐在内场安静的等着颁奖典礼的开始。

陈朔回头张望了一眼,才发现娄晔他们剧组就坐在他们的斜后方。

“陈朔,你跟我说的话都实现了。”刘艺菲遮着嘴,凑在他耳旁说话。

陈朔一愣,忽然想起她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了。

很久之前,也就是大学还没毕业前吧,陈朔有跟她说将来会带她来到欧洲三大电影节。

而在今天都实现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陈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