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一条被钩起的鱼儿(1 / 2)

中影。

陈朔驾轻就熟的找去韩总的办公室楼层。

韩总的秘书早已在等他了。

“陈导,韩总在这边的小会议室等你,请随我来。”

陈朔说了一声感谢,便跟在他的身后往小会议室去了。

小会议室里。

此时的人数不同于上次看片会多,现在与会者只有几个人。

韩总、余东以及赵海晨和游建明。

陈朔和他们一一打了一声招呼。

“小陈,发行这块我们商量的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给你加80个拷贝投放。”韩总待他坐定,便开口和他说道。

“电影题材在市场上毕竟还是有局限性的,拷贝投放再多也不一定更有效果。”

韩总委婉的给他解释了两句。

陈朔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市场毕竟有局限性,这部电影的拷贝就算再增加投放数量也没多大用,反而会增加成本。

此时的电影市场除了大片外,其他题材的电影能在票房上有所表现的,基本上都是动作片和喜剧片。

这也是之后宁昊的《疯狂的赛车》能拿下500多個拷贝投放量的原因,喜剧题材,又有前作的成绩在。

韩总敢于冒着增加成本的风险给他这样的大力支持。

但陈朔不同,他可是另辟蹊径的用青春爱情题材的电影开路,第一部《初恋这件小事》就大获成功,引领了青春片的潮流。

现下有不少公司在筹备有关青春爱情题材的电影了。

摩拳擦掌的准备在电影市场上能吃下一口蛋糕。

“韩总,我明白。”陈朔回道,没有过多的纠缠这个话题。

380个拷贝,要比他想象的还要多,他的预期是就算增加也差不多是加五十个来着。

现下超出预期目标,他内心高兴还来不及,怎么还会不识趣的纠缠。

爱情题材的电影现下在电影市场就是这样的状况。

他这个发行拷贝数量,已经是仅次于大片的投放量了,而能有这么多拷贝投放,这也是基于他之前的成绩打底。

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韩总很欣慰这年轻人不光是有能力有才华,还是个知趣懂事的,心里对他的印象分再次拔高。

“小陈,这次除了内地上映以外,余总还提议在奥门和香江一起同步上映。”

陈朔听到这个话,觉得是意外之喜。

这两地的电影市场虽然小,但还是那句话,对他打开知名度很有用。

“余总,这真的可以做到吗?”陈朔故意装成很惊讶的问他。

陈朔心里其实是知道伯纳与香江电影圈的关系的。

伯纳就是靠着发行港片起家的,一直和一些香江电影圈的影视公司关系甚密。

伯纳今年为了转型和扩张公司发展,开始自己投资制作电影也是和那群香江电影圈合作的。

其在成为娱乐圈影视行业巨头之一后,依旧与香江电影圈依旧千丝万缕。

制作投资了不少香江电影导演拍摄的叫好又叫座的大片。

如《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

“当然可以。”余东笑道,“我已经和那边有合作的公司已经谈好了。”

其实同步上映也说明不了什么,只是听起来像那么一回事罢了,能在宣传的时候加长标签唬一下观众罢了。

毕竟陈朔是见多了那种说是全球同步上映,但实际上只有几个国家同步上映的电影。

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为了宣传好听能吸引人罢了。

这样的宣传名头让人乍听起来起就会觉得:噢,这个电影好厉害,还能全球同步上映。

有总比没有好,这样的宣传标签确实会更加吸引人。

陈朔又问道:“韩总,余总不知道你们两个心仪的档期是哪一个呢?”

“陈导,我和韩总商量的意思是还是决定明年初上映,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明年年初吗?具体是几月份?”

现在的电影档期还没有像后世电影市场快速发展时期,细分出了很多小档期。

现在的电影档期最有热度的大致就是贺岁档,暑假档,以及其他档期。

并没有细分。

这四大档期里的国庆档和春节档还没被细分出来,都被视为是贺岁档和暑假档这两个档期的延长期。

直到后来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在这两个档期里面上映电影,而且票房能和贺岁档、暑期档平方分秋色。

业内人士对这两个档期越来越重视,于是这两个档期才被划分出来,形成了后来四大黄金档期的格局。

除了这四大档期以外,以后还细分了小长假档期,如五一档,端午档、清明档、中秋档、七夕档等等。

“我和韩总的意思是觉得放在春节前后比较合适,作为贺岁档的尾巴,到时候也放春节假了,会有更多的人进入电影院看电影。

而且你这个还是是爱情电影,肯定更能吸引在假期约会的情侣们进入影院观看。”余东说道。

陈硕点了点头,也觉得这个档期还不错。

毕竟现在已经初剪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