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家妹妹别说打人了,杀人都没事儿(1 / 4)

与京城里一样,清泉镇内也是有些年味的,虽说不是什么商贸枢纽重地,但架不住有这汤池子名声在外,更有天子行宫一侧,还有京城内贵人们一座座府邸的建造。

让这座原本不过普通小村子,成了如今人声鼎沸的富贵镇子。

固然天子与皇后就像是忘却了这里清泉山上有座巍峨宫殿的事儿一样,许久未曾来过了。

但是站在镇子,抬眼看向那清泉山,便可看清楚那座建造独特,依山而建的宫殿,尤其宫殿与山融为一体一般,颇有奇观异景感觉,尤其是在那秋日,满山红枫叶之中有那么一座宫殿,珍奇程度,不言而喻,还有拿大雪满山时,还有夏日绿野青山时...

所以便是天子与皇后不来,仅仅是能看那座皇家宫殿在山上的景,便也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镇子内铺子许多,家家户户挂春联,旧面孔新春联,人人喜庆。

铺子多了,该有的铺子自然是一样不能少了。

如【彩乐居】这般有美女,俊秀男子陪着喝酒聊天,莺歌燕舞的瓦舍酒肆,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马思退,是彩乐居的账房。

昔年也曾被称之为天才的他,十七便拿到了参加会试资格,若是高中,必然声名显起,但时至今日,已经三十的他,连续十三年参考而次次落地。

便是今年这被称之为纵观大夏最容易考的一次,他也是未登科。

身边之人又笑话他,称他去年为马十二,今年便是马十三,来年不知是否能称之为马十四。

心灰意冷加上实在无颜回家的他,也就通过朋友介绍,到了这彩乐居做了账房,想着姑且以此赚取钱财,来年继续考。

十三次的科举失利,尝遍了身边人的人情冷暖,白眼挤兑,事到如今,年少时锋芒锐利张扬潇洒的马思退,那原本直直的脊梁略微有些弯下,与人说话,也是客客气气,不敢多说什么,便是有人当面嘲笑,也会笑上几声,若看对面不放过自己,也就会跟着自嘲两句,然后离开。

若是将马思退这人生比作利刃,如今的他,只是一把生锈了的铁剑罢了,无锋芒更无唬人作用,让人看到,反倒是个笑话。

十三次科举,并且可以说马思退还在准备第十四次,为何如此坚持。

马思退不知道。

身边人,到父母,到兄弟姐妹,最后是亲朋好友,或是只知他事情的人,无不劝他就此作罢了事,世人皆有命数,若读书人皆可高中,天下岂不全是举人了,而且他的学问,虽无法高中,但去镇子村子里里做个教书先生却是绰绰有余。

三十而立,马思退今年三十马上三十一,未娶亲,更无心仪女子,事业更是毫无所成,当年与他同求学之人,放弃科举的也好,或是高中的人也好,无一例外过的都要比他好太多,便是银钱之上有些人拘谨一些人,却也是逢年过节家中欢笑不绝,而马思退这里,万家灯火,无他一盏,钱袋空空,替人做工苟活。

倒是也有马思退的至交好友,介绍过女子给马思退,但马思退无一不是拒绝,而且也是道出一句‘一事无成,两袖清风,何以安家。’

朋友劝导,马思退也是婉言拒绝。

马思退也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每年科举失利,他都想要就此作罢了事回家算了,大不了就去了村子里做個教书先生,逢年过节也能得到学生家送来的几条腊肉几只山鸡,而且娶个妻子,生个孩子,总好过在这京城继续遭人白眼,被人私下议论嘲讽的痛快。

但是每每有如此念头,再看自己翻烂了的那些书,再回想自己意气风发之时所言豪言壮语。

马思退就重新坐回到书桌前边,继续去看那些书。

到了彩乐居,账房的薪水不低,倒是让马思退对自己那朋友感恩戴德,固然是享乐之地,被一些读书人所不齿,但如今的马思退,已然过了那眼高手低的年纪,倒也不在乎他人目光,只想着就在这里干着,然后继续备考。

清泉镇内不少人都知道彩乐居那个账房是个考了十三次都没考上的穷酸秀才,许多人暗地里也是议论纷纷,嘲笑讥讽多如牛毛。

反倒是彩乐居里那些在这风尘之中每日强笑欢颜的男女,倒是对马思退客客气气,礼敬有加,有那介绍马思退过来的人与大老板关系好的关系,也有真的钦佩马思退原因。

毕竟,他们这些风尘男女,想换个活法却也是迈不过心里那道坎亦或是舍不得如今来钱容易的活儿了,但是这位马先生,明明可去过好一些的日子,却是一直在坚持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那些大人物们,风尘男女心里是畏,但是身边有这样一位,那就是敬。

马思退为人谦逊,甚至到了外人看来那就是自卑,性子软糯的地步,怕事,更不敢惹事。

久而久之,这般的看法,也就变成了根深蒂固的形象了。

但是当下...

这位被许多人所诟病嘲笑的读书人,脖子上架着刀刃,直勾勾注视着那手持钢刀的番邦人。

在马思退身后,是个伶人打扮的少女,看起来十四五岁样子,是彩乐居内的乐官,眉清目秀,算不得多漂亮,但这妆容却是出自点绛唇的贾宝玉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