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太傅的奇思妙想感天动地(1 / 4)

杨府尽显奢华二字。

只是较之以前,这些时日来的杨府,固然那亭台楼阁依旧令人啧啧其金碧辉煌模样,但光彩却是黯淡了许多。

杨国富回府的时候,尽显疲惫,眼中缠着怒意,故而在他身边侍候的下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不过...

在杨国富得知自己老爹还有鄢景卿等人俱在知沁阁内,且听管事说便是太常寺卿崔俞,还有那侍御史蔡授全部都在。

这让杨国富皱了下眉头后立马就知道肯定又有什么事儿发生了,于是也不去做那往日里回了屋子就必须用燕窝漱口的事儿,立马就赶往了府内那适情院内的知沁阁所在。

逸适闲情,因此院子便被命名为了适情院。

杨善长曾言‘人心似水’。

院中正中间很是精美的小阁楼知沁阁因此得名。

当杨国富来到这适情院的时候,就看到那院子中间的小阁楼内,杨善长等人已经走了出来,显然是聊完了。

而众人自然也看到了杨国富。

崔俞立马作揖道:“杨大人。”

而蔡授则是看到杨国富,只是拱了下手,不屑与杨国富打招呼。

杨国富自是拱手作揖:“崔大人,蔡大人。”

杨善长看着自己跑来的儿子,眉头皱起呵斥道:“你跑来做什么!皇后娘娘交代的差事做好了?!”

杨国富听到看向自己父亲的同时,稍稍作揖后说道:“审讯已经结束了,人也已经安排下去了,当下无事,所以儿子回来休憩一下后,连夜还要赶回京兆府那边。刚回府听到父亲还有崔大人,蔡大人在这儿,所以赶忙过来与父亲请安,与两位大人见礼。”

杨善长闻言破然大怒:“胡闹!差事没办法就回家休憩!皇后娘娘器重于你才将这般大事儿交代给你,而且城内多少为非作歹的恶徒还有以权谋私差役,此时早就得到了消息,怕是都开始着手准备逃走了,你还有闲情休憩!?而且我等在此也是有陛下交代差事要做,才二事无任何牵扯,你又跑来做什么!”

杨国富闻言,立马确定自己老爹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事儿,而且也知道了自己老爹他们果然是有陛下交代的差事,但跟自己的事儿没任何牵扯。

只是...

崔俞在这儿的话,那就是跟科举有关系了。

这般想着,杨国富马上作揖:“孩儿知错,等下儿子马上回京兆府,不办完皇后娘娘差事,便不回家,定不辜负娘娘寄予厚望。”

杨善长一摆衣袖,冷哼一声,俨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崔俞与蔡授哪里听不出这父子俩话里有话,互相透露消息呢。

尤其看着两人演戏这模样,崔俞倒还好,只是笑着说道:“杨大人能被皇后娘娘亲自交代差事,这是杨大人之幸,崔某羡慕不已。而且太傅,办差也是要休息的,否则累坏了身子,差事办不好不说,又耽误了娘娘的事情。”

一边蔡授本就不屑,紧接着就补充道:“是啊,杨大人公忠体国,皇后娘娘亲自委以重任,审讯这么大的事儿,都累成这样了,那自然是赶紧回来休息一下的,否则得了病可就不好了。哪儿像我们几人啊,出了宫都来不及回家赶忙商议之后,还要回衙门与荀司业汇合。你说是不是啊,鄢大人。”

在场众人都是官场老油条,自然是听得出蔡授阴阳怪气。

不过众人纷纷笑了笑。

鄢景卿笑着说道:“瞧蔡大人说的,都是为了陛下与皇后娘娘办差,也都要保重身子才行。”

蔡授冷哼一声,瞥了眼杨国富后,看向杨善长道:“如此,下官就先与崔大人前往贡院了。”

杨善长点点头:“辛苦两位大人了。老夫身子不适,国富你既然来了,就代我送一下两位大人吧。”

杨国富当即答应,然后强忍着怒火,笑脸看向蔡授。

赵玉琅也是马上说道:“两位先去,我与鄢大人等下抓了那几人后,随后就到。”

蔡授随便作揖后,转身直接离开。

崔俞朝着杨善长等人笑着拱手作揖后,与杨国富一同走在小桥之上。

当走到这适情院门口前时,崔俞突然看到了入口处写着一句‘一隅小圃,姿燕雀栖息而立小阁’

看到这句话,崔俞微微一笑,说的是这偏僻小角落有个小片地方,为了给那些燕子麻雀栖息,所以弄了一小阁楼。

不过...

崔俞回头看着这适情院正中间安巨大碧波荡漾的莲池,知沁阁就建立在池中央。

满院子,亭台楼阁,翠竹山石,池馆水榭,渔戏绿波,好一个小地方啊。

都入冬了,这里却绿意盎然,可见花了多大心思,多少银钱。

这小小院子建立的花费,怕是要比他那边的整個崔府花费都要多太多。

杨国富自然是注意到崔俞看到了墙上那句话,笑着说道:“此乃家父亲笔。”

崔俞闻言,当即称赞:“难怪。”

不过说罢,崔俞看向杨国富关切问道:“杨大人,小女今日可被贼人所伤?”

杨国富闻言马上说道:“未伤分毫,而且令爱胆大心细,一己之力震慑那些贼人,不愧是崔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