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成人(1 / 1)

“李平安回来了?你在山上怎么知道的?”

“当年赠给了他一块玉佩,那玉佩的灵机已经在山下滞留了一段时间了。”

“好像有点印象,连带那笛子一起的?也是什么法器?”

“算是。那玉佩是我少时炼制出的,能用来侦破幻术,消解魅惑。这些年来似是触动过一次,玉佩中的灵气比送他时少上许多。”

“到底是出门多年,世道混乱,总有遇上危险的时候。”

“你不去看看他么?一别多年,不好奇你这弟子成了什么样子?”

“我好歹是个师父,他若有心自会上山拜访,何须我亲自下山迎接。”

言必,江河搁置下手中的小瓷罐,将用以研磨的药杵在罐口轻轻敲击两番,使那药杵上的朱砂重新磕进瓷罐之中。

孟羌娥见状,便走至一旁的书架,习惯性地为江河取来特制的狼毫与黄纸。

如今身处蛮荒时代,想炼制什么都要靠自己琢磨。

好在这个时代的灵气远比未来富饶,许多灵值也因凡人见识的浅薄,而未曾被人采撷。

纵横山脉钟灵毓秀,饶是灵草品种并不繁多,制符的材料总归是够的——那瓷罐里的朱砂,制成黄纸的材料,都是近些年李为人命人出去采药得来,狼毫是多年前江河从来犯的妖人身上所得……

两个名义上的‘弟子’都出山历练,江河不必再花时间教授什么,多年来便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炼丹制符上,前者大多用来滋养神魂。

而乾坤袋中早已数不清的一剑符,亦是江河未曾懈怠一刻的最好证明。

他见不必自己多说,孟羌娥便已经为自己拿来纸笔,也只是心中一叹,未再开口劝她少做这些杂事。

这种话都不知说了千百遍,可她嘴上答应,却又从一而终,江河也没办法拦下她,只能听之任之:

“多谢。”

孟羌娥十分享受这般闲适的时光,做这些事情能让她觉得自己仿佛一个贤内助,便只笑道:

“我是觉得你可以多出去走走,成日憋在屋子里不见外人,除了修行就是炼符,多没意思。”

“修士不修行做什么?”

江河奇怪的看了她一眼,问出了一个多年前他就想问的问题,

“孟姑娘都不修行的么?”

“我不用呀。”

孟羌娥眉眼弯弯,两手搭在下颌处,静静看着江河,

“每天看着你就算修行了。”

江河不知她这话是不是在开玩笑,也没搭腔,静心描摹起了人境的一剑符。

笔走龙蛇,他已相当熟练,若非如今制作的黄纸唯有人境品质,他甚至能把地境符箓当作自己的常规武器。

其实江河也觉得成天闭门不出,多少有些烦闷。

但他不愿与此间之人留有太多瓜葛、回忆。

他是个普通人。

而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度的。

装进了新的记忆,过往的一切就会渐渐模糊。

他怕时间冲淡对过去的希冀,也怕因此失去了前行的目标。

而静静地呆在山中,重复做着那些枯燥的事情,便不至于让太多遐思侵占他的脑海,使他依然保持对回到未来的热忱。

孟羌娥见江河专心致志,便也没再说话。

山间光影从清晨到日暮,又一个平淡的日子悄然度过。

孟羌娥掰着手指头,心想这是两人一起度过的第二十个年头。

江河为了不往脑袋中装太多的记忆,刻意忽视了这些年岁,但她却忘不了。

她并不知足,还想要更多的时间,期待哪天能敲醒眼前这一根筋的木头。

等李平安上山拜访时已经翌日清晨。

江河再看那印象里不及自己半腰高的毛猴,如今亦八尺有余,身形更挺拔了些,毛绒的面庞上似乎多了几分沉稳。

多年一别,他修为进展也算迅速,人五境的修为虽对如今高他一个大境界的江河而言并不够看,但想到他离开时也不过是个入道没多久的小子,便知这些年他也成长了不少。

他怀里抱着个憨态可掬的丫头,约莫有三岁。小姑娘不似怕生的模样,面对一个半妖甚至有些顽皮,很喜欢揪李平安腮旁的毛发,有时扯得李平安吃痛,面目有些挣扎。

江河没见过这丫头,反倒是孟羌娥伏在耳畔,轻声道:

“李为人的女儿,我前阵子下山时见过。”

这么久以来不见妖人进犯,李为人有心笼络江河,屡屡被江河婉拒,亦明白江河不愿被屡次打扰,久而久之交往的机会见少。

江河记起这丫头满月宴时,李为人曾遣人送上拜帖,旋即被自己推拒了。

没想到连那也是数年前的事情了。

李平安将自家妹妹放回地上,作揖拜道:

“师父。”

他如今已二十有六,就连声线都磁性了许多。

“嗯,你回来了。”

虽有师徒名分,但再次相会却感觉格外生疏。

江河的目光越过李平安,投向他身后的另一男子,道:

“看来这些年你也经历了不少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