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最好的羊毛(1 / 2)

自从经历了那天晚上,自己哭喊着无论如何也想要修仙,并成功忍痛塑造完灵台后,鱼幺幺便觉得,这世上已经没什么困难,能阻碍自己的修仙之路了。

所以自清醒之后,从顾青山口中得知,自己的灵台已经彻底修复,她只休息了大概半天的时间,便兴致勃勃的找上江河,让他带自己去剑山入道。

然后她便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她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也愣是没感受到‘丹田’是哪个位置。

说是“脐下三寸阴阳户”,可她就算是把手指放在那个位置上,也愣是没感觉出有一丁点的特殊来。

还说什么丹田处便有台阶形灵台,她闭着眼睛硬生生感受了一个时辰,眼前都是一片没有颜色的虚无。

至于灵气……

她除了偶尔能感受到初夏袭来的微风,听到嘈杂的剑鸣之外,什么也感觉不到。

她有些颓败了。

尤其是在得知,顾青山顷刻入道之后。

她试着去问顾青山,是否掌握了什么要领。

顾青山的回答,与江河的讲解如出一辙——

感受呼吸,感应灵台,牵引灵气,只要把握住这三点,“出溜”一下便水到渠成了。

可到底怎么把握啊!

鱼幺幺心想,是不是自己太笨了,哪怕拥有灵台,也没什么修仙的天赋。

又想到顾青山几乎是一夜之间便轻松入道,心里就越发的着急起来。

她也不想和顾青山攀比,顾青山和江河也从未拿两人的入道速度进行比较。

但她就是很在意,从而变得越发浮躁。

越是浮躁,便越难以静心感受丹田、灵台的存在,也便越难以入道——

然后浮躁就此恶化。

如此,便成了恶性循环。

好在这份循环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江河气冲冲地教训了一顿。

又花了一天的时间反省思考后,她也算是彻底认清了现实。

江河也没说多重的话。

只是告诉她“与其天天纠结别人比你如何,不如仔细想想比起昨天的你,今日的你进步了如何”这浅显易懂的道理。

再加上语气颇重,极富有说教意味,便彻底骂醒了这位不谙世事的小公主。

鱼幺幺就是这点比较好。

虽然她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但好在人不笨,家教不错,年纪小却不怎么叛逆,极为听话。

更重要的是意志坚定——

她真的很想修仙。

这才让江河的说教起了作用。

若是换作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想一出是一出的小公主,江河的说教非但不会起作用,反而会引起反效果,彻底让人摆烂。

而之后,鱼幺幺虽然难免会去期盼,自己也能有青青姐一般神速的进度,但也不会再让这份小小的‘嫉妒’,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可对于入道而言,一样于事无补。

这种全凭感觉的事情,根本没有一个特定的套路去效仿,只能自己一点点的去摸索。

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哪怕别人掰开揉碎了塞你肚子里,你自己感觉不到,就还是不懂。

再加上灵台变得陌生,便更是难上加难。

江河彻底让鱼幺幺放下了修行,转而让她和顾青山一起,学习自己所传授的剑招。

只不过,这在鱼幺幺看来,反而是江河彻底对自己失望的表现。

因为那剑招也是他特意传给青青姐的。

他对青青姐百般照料,对自己便是“想学就试着学一学,不学也无所谓”的态度。

毕竟,想要使出那一剑,便需要剑气的加持,而她没有。

她不想服输。

江河越对自己失望,她就越是想要证明给他看,所以在江河传授顾青山剑招之时,她也认真的去记忆要领。

哪怕自己现在使不出来,也不代表自己永远使不出来。

于是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天一亮他们三人便一同出发,前往剑山山脚,各自做着各自的活计。

顾青山练剑招汲取剑气,鱼幺幺感悟灵台,江河则拿着药炉,不知道往里面炼着什么东西。

其实起初江河也是在打坐修行的,但他很快便发现,饶是剑气遍布山间,十分浓郁,他的观想法也始终没怎么动弹,修行的效果很是一般。

肯定要比平时打坐汲取的多,但和那日后山修行时的速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这或许是因为,这山中的剑气没有太多的执念供江河观想。

江河这才明悟。

原来先前吸取死气那么迅速,完全是因为那后山上还有诸多死者的执念交织,辅以他们死后灵丹的消解,形成了极为浓郁的死气。

这才牵动起了自己的‘观想法’,致使修行一日千里。

而这山中剑气,似乎没有灵丹加持,便不会有相同效果。

想通后,他便对这漫山的剑气有了别的想法。

手中没有多余的灵纸,无法制作‘一剑符’,他便开始炼制‘剑丸’。

那是先前江宗主教给江河的方子,是剑修在斗法时,用于补充自身剑气的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