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建艮岳(1 / 2)

赵福金一直到回了琼华阁都没反应过来,赵佶竟然同意她谋权了!

这代表什么?

代表她可以放心大胆的行事了。

赵佶的儿子女儿众多,她要谋权,阻力恐怕不小。

还好,她及时发现了空间的小漏洞!

那晚,黑衣人跑掉后,赵福金藏激光电筒后,突然发现电筒不见了,她刚准备惊叫花玉芳等人就跑进琼华阁了。

她等众人都走了后,在换洗室里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电筒的踪迹。

电筒是在她面前不见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回到了空间中。

在这个风头浪尖,她自然是没有机会上吊回到空间里去。

不知怎的,她福至心灵,突然在心中默念了一句:“电筒速来!”

那电筒便忽的一声出现在了她的头顶上!

这可把她乐坏了,若是空间的东西能喊出来,自已岂不是不用上吊往空间里跑了?

于是,她躲在换洗室里喊出来了一盆开着的兰花,一瓶茉莉花香的精油和一本《上古天真论》。

然后,就再也叫不出来什么东西了。

这一个发现,让赵福金激动的一夜难眠,第二天,就巴巴的跑到赵佶跟前显摆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女子想出头,那是难上加难,就算她身份是皇家的公主也一样。

但是驾不住赵佶他信奉道教啊!

这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赵福金随便来一手隔空取物,就将赵佶给忽悠的神魂颠倒了,再让他看看大宋灭国史和全天下的地理图志,刷新他那被蒙蔽了的五官,接下来的一切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是,赵佶也确实够狡猾的,赵福金一直到回到琼华阁才反应过来:她提的救国策前三项,他根本就没应,第四条也只是口头上答应了,连个书面实质的东西都没有。

难不成让她自已跑到外面,告诉别人,她从今往后也可以如男儿一般顶天立地,救大宋于危难之前吗?

赵佶恐怕是另有谋算吧?

她猜的没错。

她前脚出了福宁宫,后脚赵佶便赶往大兴观,与林灵素闭门密谈,具体谈的什么,无人知晓。

只是赵佶出了大兴观,便有些魂不守舍,后来,便召了太子赵桓和九皇子赵构,以大不敬之罪申斥了一通。

最后,将太子派往大兴观抄书燃灯为大宋朝祈福,将十岁的赵构派去了临安府洪文书院去研学。

太子无缘无故受了申斥,被发配到大兴观闭门私过抄道教典籍,为大宋祈福倒也说得过去。

可九皇子赵构可就惨了,好好的皇家书院不能待,被送去临安府一个小书院里去研学,这跟流放有什么区别?

他才十岁,就算有大不敬的地方,也应该由亲父好生教导,哪至于这么小,就背井离乡的送出那么远呢?

偏他母亲只是个二品修容,还早就失宠,连皇帝的面都见不上,更别提为他求情了。

母子俩哭哭涕涕半晌,就有宫人上门传赵佶口谕:“说是九皇子年幼,离不得母亲,请韦修容同去临安,照顾衣食。”

合着,这是连母带子一起流放了。

韦修容一直到坐上了马车,都没能弄明白,她们母子二人小心翼翼苟活半生,是怎么就得罪了官家的?

她们不懂,侍候赵佶的延喜也不懂。

他看着官家发作完两位皇子,就坐在了御案前,翻阅一本奇怪的书籍,面色如丧考妣,眼中竟然也含了泪,泫然欲滴。

“官家~~”延喜不安的问道:“因何故伤怀?”

赵佶将手边的另一本书一推,语带哽咽的说道:“你且看看这本山河志!”

这,官家竟然哭了!

这可不得了了!

延喜腿一软,当即就跪在了一旁,翻起了赵佶推过来的一本花花绿绿的东西。

这书可真是稀奇!

延喜翻开第一页,突然便蹦了起来:“官家,这舆图好生仔细!”

赵佶白了他一眼,对他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逗乐了:“瞧你这点出息,看这么一点东西就值得你跳,你往后翻,要是看到辽朝与金朝的图志,岂不是要飞起来!”

“还有辽朝和金朝的?”延喜“唰”的一声,汗毛都竖了起来:“官家,那岂不是收回燕云十六洲指日可待?”

燕云十六洲被石敬塘卖给辽朝,以至于大宋建国后没有了天然屏障,处处受制于人,疆土也远逊于前朝的辽阔。

自宋太祖建国起,大宋的历代官家,做梦都想收回被辽人所占的燕云十六洲。

赵佶自继位后,两次征辽,均以失败告终。

眼下,有了燕云十六洲的山河志,再派十万大军与金人南北联手,夺回大宋属地岂不是轻而易举?

延喜在这边分析的头头是道,赵佶却越听越愁眉不展。

他原本以为,辽朝是大宋的心腹大患,深遵大宋历代帝王远交近攻之策略,屡次与金朝通书,做梦都想灭掉辽朝,瓜分其占有的东北大好河山。

却没有想到,辽朝灭亡,大宋的天然屏障丢失,金朝举兵南下,也不过三年间,便已攻进了东京,占领了开封皇城。